粤语歌手推荐联盟

[怀念] 想念张国荣,就来重看他的画,和他喜欢的画吧!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又是一个4月1日愚人节,在这个节日里,大家所思考的通常是如何去捉弄身边的朋友。而从十二年前的今天开始,每逢这个时期我们的心中就多了一个思念——张国荣。哥哥的纵身一跃,是对全世界关注他的人们开的一个玩笑,也是对其荒谬人生开的一个玩笑。

最美人间四月天,可是从那年起,四月不再只是春日朝朝,而是许多人心中不能忘记的痛。

多少年后的今天,我们依旧怀念眉目如画,风华绝代,风情万种的他,而这份怀念里又增添了岁月的积淀和年华的蹉跎,我们在思念中发现,哥哥不仅爱戏如痴,歌舞尤擅,更是在生活中爱画,懂画之人。如果你也如小编一样想念哥哥,那就和我一起听着他的歌,重温他的戏,还有,看看他的画,和他喜欢的那些画。


Part.1 先来小小追溯一下

张国荣是世家子弟,父亲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在香港中环开洋服店,售卖的款式都是当时好莱坞最新的时尚款,所以特别受到影剧界艺人欢迎,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演员加里·格兰特、马龙·白兰度、威廉·霍尔登等也曾专程光顾。


原本准备子承父业的他,1971年前往英国留学,从中四开始插班,然后升读利兹大学,攻读纺织及时装,那时的他,在课业之外,就喜欢画画,看小说。可由于父亲病重,他休学回港,参加“亚洲歌唱大赛”,自此,一位原本的设计师,转入了另一条人生轨道。

少年时的哥哥,略有点羞涩:




Part.2 再来看看他的画

可能是他在演艺界的巨星光芒太过耀眼,画画这件事,真是低调到尘埃里。

这是在巴黎拍《左右情缘》的间隙,他即兴画的素描。(下文会再次提到这部音乐电影里的一位画家)





另一幅广为流传的画,就是下面这幅啦!这是2001年圣诞节他接受杂志采访时随手画的一张贺卡,实在太简单,太简单了,很难看出水平所在。据说,他闲时喜欢画一些素描和速写的,可惜一向不肯公诸于众。


张国荣说:“如果我不做艺人的话,可能去做设计师或美术评论家。”

看了以下这条长贴就会明白,他是有资格说这话的。

Part.3 来看他喜欢过的画

《跟张国荣欣赏美术作品》——文/的灰

其实生活中的张国荣,对美术设计和创作非常钟爱并且具有相当的鉴赏能力。他谈过自己对美术的一些偏好,也收藏了一些作品,他喜爱的美术作品来自五湖四海,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艺术风格:自然,简约,纯朴,淡雅。


1995年Channel V电视采访中,记者问及最喜爱的艺术家,张国荣提到朱铭。

朱铭其人,在大陆名气并不十分响亮,而在台湾,他是殿堂级的艺术大师,受尊重程度几乎不亚于齐白石和徐悲鸿。朱铭的个人美术馆是台湾最著名的美术馆之一,位于台北金山乡,台湾其他著名美术馆里也大都陈列着他的作品。他的艺术风格非常突出,以丰富的传统文化传承和自然、乡土的气息见长,在美术界享有盛誉。


张国荣欣赏朱铭这位艺术家,并不是随口说说就算。1999年出品的写真集《Leslie的所有》中,他正在观赏的,赫然就是朱铭作品。这座是朱铭《人间》系列中的彩绘木雕,是表达对现代人世风貌认识的创作,充满生活气息。


《人间》系列不仅有亲切而艳丽的彩木,还有活泼粗犷的海绵翻铜,冷峻典雅的不锈钢等多种工艺和多种材质。彩木系列更加粗拙纯朴,不作刻意修饰,外表既袒露出巧夺天工的刀法,也蕴藏著质朴淳厚的生命本真,抒发出生活中情致动人的一面。朱铭说:“《人间》雕刻之语言及其精神,是在描写大面的人间,局外人不一定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在忙什么,我没有去问他们,也没有必要去了解他们,他们也未曾告诉过我,但他们还是继续他们的人生,问题仍然存在,问题继续发生,也不断地结束。”


图中作品为《人间》系列之《僧侣》与《母女》

这个也是朱铭作品,应该是《太极》系列,同样出自《Leslie的所有》写真集。相信张国荣是有意以这样的方式向自己欣赏的艺术家致敬。


《太极》系列是采用铸铜或石雕手法表现太极拳的招数,美术评论指其代表着对形而上世界的体悟和诉求:“其作品主体造型采用略为抽象的方形构筑,凝重而富动感,充分表达了太极拳寓动与静,以静制动的运动特征。作品将一种东方传统的自然观,生命观以一种现代方式表现出来,这恐怕也是作者的作品能够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的原因。”


这两幅是《太极》系列之《物我两忘》和《太极对势》

这是张国荣的家,玄关门口陈设的就是朱铭作品,看来也是《太极》系列。张国荣将自己欣赏的作品陈设在家里当然不算特别,特别的是,能够把这座雕塑的风格、色调、质地、样式,与整个家居配合得如此协调,浑然一体,完全不着痕迹。


著名设计师、造型师、美术指导张叔平对张国荣的艺术品位赞叹不已:“你进入他的家,你便马上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他有art sense,每件家具每件摆设都配合很好,看起来全都是没有错的。很厉害,很少人可以做到这样,好good taste。他很干净整洁,家具一尘不染,衣服不会放得太迫,依据颜色类型好好分类。很干净很靓,很厉害。”

1995年这次采访中,关于自己欣赏的艺术家,张国荣提到的另一个名字是亨利·摩尔。亨利·摩尔是西方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大师,他把原始艺术对人的生命的热烈追求和表现形式的率真质朴,与现代艺术反对模仿、摒弃再现以及追求形式本身的独立价值的观念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既保持西方传统艺术精神,又具有现代审美品格的艺术之路。对生命与温情的关注是他的作品始终坚持的主题。

这一幅是亨利·摩尔的名作《家庭》。

亨利·摩尔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拓展体现在空间的连贯性方面。他从空洞、薄壳、套叠、穿插等等手法中把人物的因素大胆而自由地异化为有韵律、有节奏的空间形态。


这一幅是亨利·摩尔的名作《斜倚人物》,受印地安托尔特克文化中雨神雕像影响而创作。作品中引人注目的“洞”是摩尔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一方面扩大了雕塑的内在张力,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人体的自然构成,另一方面强调了雕塑中不同部分的联系,提示出雕像与空间的关系,增加了三度空间感。


张国荣将亨利·摩尔与朱铭的名字相提并论并不是偶然,其实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颇有相通之处,曾经举行过联展,作品亦曾印制在同一张邮票上,台湾朱铭美术馆里也收藏有亨利·摩尔的作品。还有一篇文章曾将亨利·摩尔与王家卫联系在一起,说《东邪西毒》的人物关系构架使他想起亨利·摩尔的线塑,错综复杂的铜线在几个独立主体之间所构成的奇异张力,动一发而动全身——“看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殊途同归,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提到殊途同归,还要说说张国荣喜欢的西班牙画家胡安·米罗。著名填词人林夕在回忆中说:“第一次见到张国荣是在浅水湾他的家里,那时我还是个刚刚开始写了两年歌词的后生仔,突然就来到一个大明星的而且是三层楼的Legend的家里。他请我吃饭,一进门我就看到客厅里挂着非常好看的画,是我喜爱的画家——上面写的是M、I、R、O。居然是真迹啊!实在让我惊讶不已。”


张国荣的浅水湾家居并未有照片流出,无从得知客厅里挂的米罗作品到底是哪个,下图是米罗作品《耕地》。


1995年张国荣迁居,家中新添了几幅中国书画。门廊里这一幅是著名画家丁衍庸先生作品《霸王别姬》,出现在张国荣家里真是妙笔。


丁衍庸与关良、林风眠并称“广东三杰”,在中国画坛各踞一席之地。

张国荣还说过自己喜欢奚淞的白描观音。奚淞是著名的台湾画家,精擅白描观音,他说:“我是以画观音来解决心情上的问题。当时母亲去世,她的死除了带给我悲痛,同时引发了所谓人世间痛苦的事实,面对这种痛苦跟不安,我并未很正规地依方式去禅坐或听经,而是画观音。本身就是面对苦产生的一种追求和觉悟,如果一个人连痛苦、老死都不认识的话,很难真正进入学佛的状态,这也是我事后才懂得。”

以下几幅白描观音均来自奚淞先生的散文画集《三十三堂札记》。“三”代表多,“三十三”代表很多很多,奚淞在三十三个月的时间里每月写一篇札记,绘一幅白描观音,结为此书,记录他的一段人生历程。图画工笔端雅,流丽秀劲,呈显观音菩萨自在、慈祥、清净、喜悦的神韵。奚淞在《三十三堂札记》的序言中说:“纸上线条固然构成可见的观音画像,而虚空不可见之处,更藏有天地间生命的理则和慈爱。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观音圣容。”


张国荣喜欢参观艺术馆和画廊,最爱卢浮宫,也经常到巴黎等地选购美术作品,除了自己收藏之外,有时也送给朋友。某年梅艳芳过生日,张国荣送给她的就是购自巴黎的油画,可惜不知道这幅油画的出处。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张国荣欣赏的油画家之一是台湾画家黄铭昌,黄先生自述说:“我试着用画笔去传达自然与心灵合一的光线、色彩与形体,并期望把这份美好又平静的感觉,藉绘画传达到人们的心眼中。”


黄铭昌与前文提到的奚淞是好友,经常一起出外采风,艺术风格颇有相通之处。

上面这一幅是黄铭昌创作的奚淞像,出自黄铭昌作品之《远眺》系列。

香港本土有一家著名画廊叫做“艺倡画廊”,张国荣是那里的常客。艺倡画廊的主人董建平女士提起张国荣时说:“他最爱中国现代水墨画,特别是黑白色的,前卫艺术则不大喜欢。虽然他也在拍卖会上买过齐白石,但不刻意追求名家,品味十分好,本港水墨画家吕寿琨的作品他尤其欣赏,亦买过李华生、赵春翔的画。”

张国荣正在凝视的这一幅作品是中国当代画家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不过这并不是张国荣本人的收藏,照片出自张国荣的个人写真集《Leslie的所有》,拍摄地点是香港的中国会俱乐部。


曾梵志是一位表现主义画家,其油画作品《面具》系列以众多假面具的符号,在写实的外框下,采用隐喻和象征的表现主义手法,演绎着当今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状态:烦躁、不安。尽管带有卡通的色彩和调侃的味道,仍给人以沉重感和压抑感。他的作品横看竖看,都不像是张国荣特别欣赏的那种风格,选择他的作品作为写真集照片背景,或许只是偶然吧。


在演艺界人缘甚好的张国荣,还交了许多文化界的朋友,费明杰是其中之一。张国荣十分欣赏费明杰作品,2002年1月,费明杰在香港举办作品展,张国荣当时正在忙于筹拍新片,但是仍然赶去道贺支持。张国荣生前从艺倡画廊购买的最后作品就是费明杰的《桂花》系列,可惜找不到图片,现在这幅是费明杰的装置艺术作品,也出自艺倡画廊。


费明杰是海内外知名的画家和装置艺术家,作品充满吸取东西方文化哲学精华后所产生的对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隐喻。他喜欢将实物和艺术品结合,认为艺术创作没有所谓的真假虚实,艺术家就是在真假之间寻求自己的创作空间。

张国荣与旅法画家陈建中也有深厚的交情,1999年张国荣自编自导音乐电影《左右情缘》,邀请陈建中在片中客串,扮演陈建中自己。左图是陈建中生活照,右边两幅是《左右情缘》截图。


《左右情缘》的剧本是张国荣亲自创作的,讲述画廊女主人欲收购陈建中油画,自己又脱不开身,委托丈夫去巴黎代取,结果引发了一系列情缘故事。片中陈建中只露面片刻,但是整个故事围绕着他的作品展开,还借女主角张柏芝之口调侃道:“先讲明白!陈老师人呢,就是很有艺术家脾气的!喜欢你就很喜欢你!不喜欢你的话,多少钱都不会卖画给你!你明白了吧?”

陈建中旅居巴黎多年,但是作品表现得最多的并不是巴黎的繁华、热情、浪漫以及刺激,而是在繁华巴黎被人遗忘的角落的孤独和恬静。他画了很多巴黎街巷的破门、残窗、败壁、生锈的扶梯和水管、路边的小草、栏杆里的绿荫……从这个角度而言,陈建中的画作致力表现的不是一种超验的玄思,而是一种现世关怀;不是一种表面的东方情结,而是一种深沉的人类情怀。他采用“超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却十分奇妙地表现出一种神秘,一种诱惑,一种灵性。陈建中说,他从这些景物里的确看到了一种神秘的东西,这些无生命的、工业化的东西里,含有一种美,沉默、安详、寂寞。


《左右情缘》中陈建中出场的片段是在陈建中的家里拍摄,这里是巴黎著名的艺术家聚居区,也是著名画家毕加索和莫迪里阿尼的故居,“洗衣船”遗址所在地。以下是《左右情缘》的截图,张国荣扮演的男主角Sam和张柏芝扮演的女主角Jane来到蒙马特山上,在陈建中的家门口徘徊。


“洗衣船”不是一艘船,而是一幢形状奇特的木板楼,建在古杜广场南边的一个斜坡上。“洗衣船”不仅是蒙马特传奇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整个西方艺术史的一部分,20世纪现代艺术从这里起航。毕加索就是在这里度过了郁闷的“蓝色时期”,进入明朗的“粉红时期”,并最终创立了影响西方艺术史进程的立体派,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先河。“洗衣船”的露面,使《左右情缘》这部电影有了更加浓郁的艺术色彩及浪漫气息。


尾声:有能力欣赏是一种幸福,欣赏一个值得欣赏的人是更大的幸福,通过欣赏他而欣赏整个世界,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至大幸福。感谢张国荣先生打开的这扇窗口,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珍惜自己得到的一切,也祝福各位欣赏张国荣或是欣赏其它人的朋友,愿你的世界因他而变得更深更广,让星光真正照亮你生命。

来源:童话童话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