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手推荐联盟

又到了一岁一哭容的时候,可你真的是在哭张国荣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食客邯郸
我与三千食客,吃遍整个邯郸




有的人是不一样的烟火,而有的人,是不一样的大呲花

今天是4月1日,不出所料的朋友圈一定会被张国荣刷屏。

需要事先声明一点的是,我也是个粉丝,或者说,曾经是个粉丝。


其实粉不粉张国荣先生这件事对于今天的话题,无关紧要,因为今天淑芬想说的并不是粉丝的溢美之词,也不是黑子的污蔑诋毁。今天要说的,是关于每年一到4月1日就会在朋友圈、微博、豆瓣等等一切可见的社交软件上的一群人。

4月1日,普通青年过愚人节,文艺青年过张国荣逝世纪念日。

这句话是个段子,可也折射出了一些现象。有些人,一到4月1日就会变成张国荣的粉丝,可你要问他们你看过张国荣哪部电影?他可能答不上来。你再问,张国荣唱过哪些歌?他可能还答不上来。那你再问,你为什么悼念张国荣?他能答上来,因为别人都在悼念啊!

是啊,别人都在悼念,所以你也跟着悼念。那你是在悼念这个人,还是在跟风?

有的人也看过张国荣的电影,也听过张国荣的歌,看完听完之后,扼腕叹息,恨不能早生二十年,也恨这么个如玉君子早早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恨过之后,没多久就忘了,再遇到迈克·杰克逊,听了他的歌,看了他的事迹,又是扼腕叹息,恨不能早生二十年。再后来,又刷微博看见大卫·鲍威,听了他的歌,知道了他的事儿,扼腕叹息,又恨不得早生二十年。

你就能见到这位在4月1日刷张国荣,在6月25日刷迈克·杰克逊,在1月11日刷大卫·鲍威,要说悼念也是悼念,不过这个悼念更像是刷了一波存在感。

淑芬也认识许多人,他们也是张国荣的粉丝,平日里不忍提及,每年逢此时只是简简单单发文悼念,一坚持就是数年。尽管淑芬已经不能算是粉丝了,依旧非常敬佩他们,对于这个已经消逝了的人,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纪念着,铭记着。他们这些人就像是卫道者,,无论时空生死,都不能影响他们心中的道。

关于张国荣的一些作品,大家耳熟能详,不能说过誉。只是一个人死去了,却依旧要被一些完全不了解他的人消费,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而那些需要用张国荣这个标签来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特别一点的人,可能要比这个悲哀本身更悲哀一点吧。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标签,标签本身也并没有什么错,标签能够帮助别人快速地了解另外一个人大体的性格。可真的把标签当做性格,从而放弃独立思考,乃至放弃独立人格,这不是标签的错,却成了标签背锅的悲哀。

《乌合之众》这本书里面曾经有过一段关于民众的描写,每每看到,都让淑芬觉得不寒而栗。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在群体之中,绝对不存在理性的人。因为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事实上,早在他们的独立意识丧失之前,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就已被群体所同化。

淑芬是一个怪人,离群居所。这种离群居所有时候会让人倍感孤独,无数次淑芬都能感觉到自己快要被孤独吞噬了,可这样的离群居所也有一个好处,清醒的痛苦。痛苦的清醒着,好过舒服的盲从。放弃独立思考很容易,也很舒服,不用活得那么拧巴,也不用被人质问你为什么要活得那么拧巴。可当你被麻木的人群淹没之后,生而为人的意义,又是什么?

淑芬每次写文章,都抱着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独立思考。今天也是一样,希望每个人都能独立思考,拥有独立的人格。

-End-


作者简介

张淑芬,一个疯起来连自己都敢diss的女子;擅长打脸,不管是别人的脸,还是自己的脸。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