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手推荐联盟

北京要开课拯救老北京话,其它方言区坐不住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近日,北京语委办称,由于北京话日渐式微,北京市正探索开设方言校本课程,和开展方言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带动青少年保护和传承老北京话


消息一出,许多人都表示很费解,对于来自各大方言区的人来说,本地方言早已遭遇了因普通话普及而日渐式微的窘境,以至于许多地方的学者专家早已站出来呼吁保护本地方言。而对比之下北京话和普通话之间的区别几乎微不足道,在此大背景之下,不难理解许多网友的疑问:北京方言真的到了需要被保护的地步?



一开始,我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就去研究了一下中国的方言保护现状。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在本地语言和普通话差别较大的地区,方言的生存状况是什么样的。


,普通话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汉语方言则通常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七大方言中,使用人数最多是北方方言,北方方言分为多种官话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官话方言和普通话一样,都是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定义的(晋语等除外),所以和普通话也较为接近。




那么和普通话差别比较大的方言,就是剩下的六大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而在保护方言方面最为突出的,是吴语区和粤语区




通常因为使用人口众多,并且缺乏统一标准,各方言区内经常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许多种土语,吴语区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吴语使用人口约一亿。不同地区使用吴语的现状有时会呈现截然相反的情况。


根据一个吴语传承保护组织的某成员自述言,在江浙一些地区,普通话的普及程度比较高,本地人经常看到的一种情形是,头发花白的老人操着一口带有浓重江浙口音的普通话和孙子孙女说话。而年轻一辈都在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进行交流,对于当地化通常是会听不会说。更小的“00后”更是把讲地方话看作是一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


然而同样属于吴语区,潮汕人如果不和本地人说家乡话就是“不给面子”。上海地区也以说本地话为傲,不仅成年人的上海话使用率很高,自上而下的方言传承也相当常见。


从2014年开始,上海市还由市教委和市语委办牵头,在幼儿园开展“上海话”课程试点。




总体来说,在吴语区,通常欠发达地区普通话的使用率、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而吴语区之所以在保护本地方言方面比较突出,和上海等地重要的经济战略位置和地方政策的重视有关。


相比吴语区,粤语区则具有更为浓厚的母语氛围


去过香港的人都知道,香港国际机场亦称赤腊角机场,英文为Chek Lap Kok Airport。赤腊角三字均为入声字。粤语保留了入声,有9个声调,音调组合更是达到10620个之多,入门发音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国民初年,曾出现过尝试以粤语为基础推出“南北兼顾”的“老国音”。但由于难以解决发音方面的障碍,后来因为推行不利而普及失败了。


然而,学习粤语的难度并没有给粤语的传承和传播带来阻碍。




粤语区本地人对于粤语代表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认同感非常强,不管官方对粤语的定义为何,在本地人心目中,粤语即母语。




2014年香港教育局网站因为刊登了一篇专栏文章,当中提到广东话属“一种不是法定语言的中国方言”,曾引发网络上的热烈争议。最后局方不得不在网站上发文澄清,指中文和英文是香港的法定语文,广东话则是大部分本地人口的母语和中文口语,并就有关“广东话”的注释出现含糊、不精准的地方所引起的误会表示歉意。


粤语区人民对于粤语的保护是自发的。羊城网就曾做过一个视频,叫做《舌尖上的粤语》,介绍粤语的前世今生,宣传粤语的魅力。



(Wi-Fi状态下请点击视频,土豪君请随意……)


除了本地人具有极强的保护意识,粤语歌曲、影视作品还使得粤语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


试想一下香港清宫戏如果不用粤语或者普通话发音,换成上海话,是不是分分钟出戏的感觉?——




总体来说,粤语区凝聚力较强,客观上是因为粤语区以广东省为核心,各个方言片区的音系格局,字词用法都比较相似且标准较明确。尤其是,粤文还给粤语的使用提供了文字方面的基础。粤语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移民的主动融入,也给粤语的传承提供了外部条件。


至于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这4种方言的使用人口均占汉族总人数的5%以下,传承方式主要靠老一辈口口相传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年轻一辈人中的使用情况都有收到普通话冲击的趋势。


而有政策支持,政府引导的地区方言使用氛围要好一些,本地保护意识相对来说也更高。比如福建、山东、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的部分地区。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个事实:全国方言在普通话的普及工作当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流失。而方言的流失情况,是受到方言本身特点、地区发达程度、本地政府和民间的保护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那么回到这次事件的核心:和普通话最为接近的北京话是不是真的日渐式微?


首先要明确的是,北京话并不是普通话,两者在词汇、发音、语法等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一民介绍,北京话语法中没有“进行”“加以”等形式动词,不用“被”,“差点别vp式”语法也很独特——北京话“差点儿摔一跟头”和“差点儿摔一跟头”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而北京话和普通话在读音上的区别其实时时刻刻都在体现。比如,普通话的音位描写抹去了北京话中声母“圆唇”和“展唇”的两套区别。“外”字在普通话中只有圆唇的发音“wai”(第四声),而北京话则念做展唇(音似“vai”)。


再比如“二”字,在普通话中发“er”的卷舌,在北京话中则发“ar”的卷舌。


其次,和北京话一起流失的,还有它背后的历史


周一民教授认为,北京话发音的特点看起来很细微,实际上和儿化音一样,体现着“京味儿”,发音背后时常代表着历史的传承感。比如北京的地名“大栅栏”,是因为明永乐年间为街口早晚竖立栅栏而来,北京人念作“dàshilan”是保留古音。



北京话背后的历史传承在词汇方面的体现就更为明显。周教授说,电影《老炮儿》之所以大热,和其中“茬架”、“套瓷”等一些北京土话的魅力是分不开的,真实的用语能够真实地再现一代人的时代印记。


有些北京土话有的还运用到了现代语言词汇当中,现在人们常说的“你丫”,是来自于北京话“丫头养的”。有人认为用“丫”来形容小女孩儿的说法,最早来自于希伯来语。周教授觉得这种说法不失为有根据,因为民国时期、。


也有人认为古代女孩子十三四岁在头上梳的两个髻,形似“丫”字,才是“丫头”一次的由来。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能够看出北京话的丰富内涵。




然而现实当中的情况是,随着老北京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北京人不爱说“您”,不会念“大栅栏”,误用“局气”、“青皮”、“小崽”等北京土话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不识“京片子”,北京人就缺失了本地人的归属感,更有很可能错过通过方言了解北京历史的一些机会。


周教授认为北京话的的确确已经日渐式微,可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有一种错觉,相对于粤语和吴语,好像和普通话更为近似的方言,会比较不容易流失呢?


周教授解释,粤语历史悠久,曾一度成为唐宋时期的通用语,




而北京话经过元明清不同民族语言融合才形成地方标准,更是在1920年“新国标”出现时,才成为通用语标准的,形成历史比较短。时间上的流失会转化成为空间上的距离,因此人们才会产生粤语流失比北京话流失更为严重的错觉。


如此看来,方言的流失在全国来说都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而北京话、北方官话,正是因为和普通话比较近似,方言特色已经在日常使用中先断档。


学习普通话和学习北京话两者并不相悖”周教授表示,想要学好普通话,其实更应该去学习北京话:如果不学北京话,你就不知道普通话是怎么来的。”而各地不同的方言,也需要传承,否则“乡音”没有了,将来该用什么来寄托乡愁?


可是,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有关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有意或者无意地抬高了普通话的地位,贬低了说方言的行为。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这没有问题;“进入校园,请讲普通话”,这是学习需要;“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也是大实话。可是为什么说普通话的才是文明人呢?为什么不说普通话,民族文化素质就需要提高了呢?难道只有普通话才代表中国历史文明?


还有,为什么有些“家长”总在偏执地认为,给予方言空间就一定是有损于普通话推广的呢?




语言,本身就是为了沟通而生的。在本地,方言促进了我们和家乡和亲人的感情以及羁绊;走出去,普通话使得我们和不同地区的人沟通无碍。请“家长”不用为我们担心,同时说好普通话和方言,我们有这个能力。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比其他语言优越,粤语、上海话没有其他方言更优越,普通话没有比方言更优越。如果我们都像上海市、北京语委办和粤语区人民一样,以自己本土的方言为傲去保护和学习,若干年后,世界上很可能就会减少一种语言的消失。


或许你可以回家问问你的长辈,有哪些有意思的方言是你不知道的,或许它们已经在你没有觉察的时候,悄无声息地被遗忘了。


《Vista看天下》团队出品

做最好看的新闻故事

微信公众号搜索“看天下”添加关注

商务合作请联系QQ:3310806586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