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手推荐联盟

她曾和张国荣同台领奖,曾在事业顶峰急流勇退,如今她把三个孩子全都送入了斯坦福!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我叫张兰,49岁,两天前刚过完生日,是位准留学妈妈。

 

前段时间,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则新闻,是说一位60多岁的妈妈把她家的三个孩子都送上了斯坦福大学。



当时看完的第一感受,唉,不就又是一条虎妈狼爸的新闻吗?类似的故事我们读了太多,除了望着自己的娃,只能感叹自己没把孩子教育好,不然去读藤校的怎么总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可再仔细看了看图,这不是陈美玲吗?



作为70年代的女神级人物,陈美玲靠着甜美长相和清纯歌声,在当时和邓丽君、山口百惠齐名,1983年更是和哥哥张国荣一获得了香港金唱片奖。



后来她转向日本发展,和经纪人结婚。

 

按照娱乐圈女明星的发展轨迹,大都是婚后退出娱乐圈,安心相夫教子之类的。

 

但陈美玲可不是这么想的。

 

婚后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生完大儿子,休息了一段时间后,陈美玲选择带着孩子开工。

 

作为公众人物,她的这种做法在当时的日本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毕竟在80年代的日本,很少有女性在婚后不做全职妈妈。


正是这段既做事业女性也做新手妈妈的经历,让她意识到了社会上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与其待在日本继续接受媒体们的“轰炸”,还不如去好好研究下,日本社会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


处于事业顶峰期的她,急流勇退,带着大儿子(肚子里还怀上了二儿子),去美国攻读教育学博士。



话说到这,我觉得她的成功不仅仅是一种偶然。

 

作为一枚普通家长,每天早95的上班;下了班之后,还要买菜烧饭;都忙完也没法休息,还要陪孩子做作业;到了周末和节假日,更是有上不完的补习班和兴趣爱好班......完全无法想象一个妈妈如何做到一边带着两个孩子一边读博。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自己本身极其自律,做事情既有效率又有条理所致。


对于自己是怎么顺利完成学业,陈美玲倒也没有多说,但是她有给出十条建议,我们也许可以窥探出她的孩子考上斯坦福的秘诀:

 

1. 不要和别人家孩子比较。

2. 不可以用物质来奖励小朋友。

3. 什么是学?什么是玩?并没有很深的界限。让小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4. 提高分数的课外班,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为了分数。

5. 要培养小孩子的责任感。

6. 鼓励他们交女朋友,因为他们会在这段关系里学会爱人和被爱。

7. 不赞成打骂,因为打了骂了不代表他们明白了为什么错。

8. 不要向孩子撒谎,说到做到。如果让孩子不相信人的话,他们一生都会很孤独。

9. 一定要花时间在孩子身上,因为有时一两分钟也许就是一生。

10. 永远不要和孩子说等一等。


文章篇幅有限,我们今天重点说一下1、26,因为这三条离我们孩子的生活很近。

 

第一点里说的和别人家孩子比,是指这种比较会很容易让小朋友失去自信心,从而不敢向家长展示自己的潜力;更极端的案例就是通过欺负别的小朋友,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

 

乍一听跟我们留学生家长没什么关系,毕竟我们的孩子早就过了被叫小朋友的年纪。可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那些打劫、霸凌案件,不乏是出于这个因素。

 

中国家长作为孩子包办一切的代表,从吃、穿、用、度、住、行都力求达到让孩子在海外无忧的状态;再加上“穷家富路”的这些老话,各个都很怕孩子的钱不够花,经常无原则给他们汇钱。


这,就求间接导致了留学生群体在海外的招恨体质。

 

社交网络上是各种米其林餐厅的照片、在世界各地的星级酒店打卡、脚上踩着各种限量版球鞋、身上穿着最新的潮牌外套、手里拿着最新款的手机、用手里的钱尽可能地去买高级跑车(尽管很多都是二手的,但是打劫你的时候谁知道你的车是几手的)......

 


孩子啊,你这样不抢你抢谁啊?

 

是的,这样的孩子是少数的,很多时候是媒体报道给大家产生的刻板印象。可是架不住隔三差五,出事的都是这些熊孩子啊!


导致现在外国人都知道中国人有钱,坏人不盯着中国留学生盯着谁?


第二点里的奖励是指一件有趣的事,具体来说是家庭可以交流的事,而不是一个玩一两个礼拜就丢弃的玩具。

 

我们常听有些家长说:“来,你把这个碗洗了,妈妈就奖励你五块钱。要是把地也拖了,就再奖励你十块”或者是那种“你作业写好了,就可以玩20分钟的iPad”也是最常出现的奖励机制。

 

不说别人,这种事情我自己也没少干。

 

用这种奖励机制不图别的,主要是为了省事。尽管我们总是自己安慰自己,这样的挺好的,做家务不是还培养了独立能力和动手能力吗?

 

讲真,这话说出来,我们自己都不信。

 

可是如果不采取这种“奖励机制”,我们做家长的,很多时候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就拿我的日常举例。

 

早上6点钟起床,准备早饭;6:30分叫孩子起床;7:00点钟孩子上学,我再洗脸刷牙吃饭收拾屋子;8:30出门上班,9点钟到公司。


晚上如果不加班的话,我18:30可以到家,开始做晚饭,一般情况下19:30能吃上饭;孩子有时候要上补习班,21:00才能回来,这样的话我还要保证他到家有夜宵吃。

 

要是加班的话,上述行程都不成立。我和他爸就只能给他钱,让他自己去解决吃饭问题。


 

可是现在这外卖、小摊的,一个比一个有问题,我们做家长的也不愿意孩子在外面吃,就只能家里外面两头跑。

 

第二点讲的陪伴式或是长久式的奖励,我们当然也想那么做,可以没有时间啊!谁不想多陪陪孩子?可是有时间陪他们,留学的学费谁赚?

 

怎么说都是个死循环,想想就心累。


 

最后想强调的是第六条,关于孩子们的恋爱问题。

 

在我们的中式教育中,谈恋爱常常会和早恋挂钩,被学校老师视影响成绩的“罪大恶极”之首。

 

在国内,无论是正常恋爱还是遇到烂人,我们都有办法给孩子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可是一旦出了国,孩子最常出现的状态就是上课、打工、玩。

 

而这个玩里面,他们可能是和好朋友一起打游戏,也有可能是和自己的恋人一起旅行。



普通朋友什么的,我不担心,毕竟每个人从小到大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阶段的朋友。

 

可是,谈恋爱可就不一样了。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谈过很多段恋爱,有的孩子出国前从来没谈过男女朋友更是不在少数。

 

身在异乡,人特别容易感到孤独、寂寞、无助,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了一个还差不多的人,就很容易陷入一段感情;也正是因此,留学圈隔三差五的就出现情杀新闻。

 

比如去年2月多伦多发生的惨案两位男留学生为爱决斗,导致其中一名男留学生王某抢救无效身亡,另一名男留学生范某被控二级谋杀。



而整个案件的关键人物,当事女主谭某不但现场围观,而且还阻挠王某室友叫救护车。

 

这个案件中的三个人,都是18、19的年纪。


受害人王某,图中女性为谭某


被控二级谋杀的范某


他们三观都还没成型,就遇到了不对的人,事情发展失控时,在场的也全都是半大的孩子(王某的室友等四人)。当时,没有一个人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悲剧发生了,逝去的生命无法被挽回,当事人家长除了回想之前和孩子交流太少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再比如刚刚过去的江歌案,同为母亲,我可以体会江歌妈妈的无助。是的,陈世峰被判了刑,可是也换不回江歌这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更不用提她还是为了保护自己朋友刘鑫而死!



我们来分析一下陈世峰这个人当时的心态。

 

他当时在日本的状况并不理想,穷得同时学业繁重,打工、上课和女友刘鑫就基本上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换句话说,独自在异乡求学的陈世峰,女友是他全部的精神支柱。

 

而突然有一天这个精神支柱塌了,还是用一种让他无法接受的方式坍塌的。他企图挽回这段关系,得到的确实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回避。

 

他当然不能接受,他的阴暗面就如同他带着的那把刀一样,全部爆发在了江歌的身上。


如果刘鑫知道怎么去爱一个人,如果陈世峰知道怎么被一个人爱,那这个惨剧还会发生吗?

 

我们一次次的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上清华北大、上哈佛耶鲁,我们也一次次的感激那些灾难悲剧没有降临在我们孩子身上。

 

名校情结我们是有的,我们羡慕能把三个孩子都送进斯坦福的陈美玲,可是比起那个,我们更在乎的是名校教育出来的品质。

 

如果不去名校,我们家长也能让孩子也能学到这些优秀品质,那么我们甘之如饴!


往期文章

我女儿才十岁,你为什么要给她看这些恶心的东西?

中国父母的“混蛋”逻辑:你的一切都是我的

大学四年,哈佛的学生都在学什么?这是我见过最真实的回答

孩子在美国留学,这些事你一定要告诉TA

把六个孩子全送进哈佛耶鲁后,她说,绝不要为孩子牺牲自己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