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手推荐联盟

当我开始认真思考张国荣为什么流行和经典时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回应题目:我感觉我将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对公关人列出的这个营销节点也算是深表无奈的。十二个月份中明星唯有他和邓丽君的逝世纪念日被列为营销节点,或许近些年来的确有不少商家尝到了甜头,尽管这也侧面说明了他的影响力。

我们讨厌对偶像的活动中掺杂营销的元素,因为营销的目的性太明显。当盈利成了主要目的,一些纪念就是不走心的,不走心还硬要上场意味着某种程度的不诚实,不诚实意味着欺骗,欺骗意味着亵渎,那就一定会引起愤怒。

当然,世界那么大,无可避免此类活动,但若要拿它营销也好,博关注也好,起码得底线是尊重事实,至于千篇一律那一类看看也还能忍。

说到这一点,难免涉及到跟风粉的问题,为什么每每有人一副嘲讽跟风粉的姿态却能惹怒真粉呢?因为他那姿态绝不是什么旁观者清,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优越感或者还加上两句侮辱性的词汇,他嘲笑的可不是跟风粉而是喜欢张先生这种行为。

例如每年四月一日就会出现的张国荣粉丝数量变化图,但只需将标题改为张国荣黑粉变化图就轻易反驳了它的可笑之处。


跟风的前提是流行,而跟风也并不好定义,只看了两部电影就是跟风?我高中就喜欢费雯丽但那时只看了她一部电影一些照片,如今也只看了六部电影尽管她只有20部作品。对她的了解远不如对张先生,要是她某一天名气骤大而我这种喜爱被嘲也是不能忍的。

费雯丽

作为黄金年代的经典影星,费雯丽更多的是作为演员而非明星。这也造成她在当今尽管有一定的知名度却并不流行。

与之对比的是赫本,搜索知乎,费雯丽的关键词下许多人将她与赫本联系起来,两人时代相近,同样在好莱坞留有传世作品。然而更多的人却众口一词地表示在中国,赫本的粉丝大多是跟风粉。赫本的流行小到天桥地摊上的海报,商场里的装饰品,大到杜莎夫人蜡像馆里的蜡像都可以证明,然而谈起她,鲜明的个人形象远比作品突出。尽管她的演技已备受奥斯卡肯定,然而那些角色中所表现出的纯真、善良、灵动、时尚、典雅、活泼的气质和戏外的她展现给公众的形象是一脉相承的。

这也许和她频繁的社会活动与在时尚界的造诣有着莫大关系。将一个女孩比作小鹿,比作天使,她已经成为那样形象的icon。

奥黛丽赫本

赫本吸引大批粉丝的喜爱在于那些标签,而流行不也正是如此?当季流行的服装款式究竟如何并不重要,而在于它出现在某本知名时尚杂志的推荐页,或某秀场或某明星身上,借着这些平台本有的时尚标签,它成为了大众的流行选择。

所以,可以预见到她在流行史上的经久不衰,一方面是她自身的时尚品味既已经过当时社会的认证又已简洁的风格获得流行史上的经久不衰(例如香奈儿),一方面是她的社会影响力将她的气质、形象、品质完美融合并广泛传播,于听说她的人而言,她虽然是标签化的却也是具体的和容易记忆的。

没有第二个赫本了,这是难以复制的赫本。

而提到费雯丽,你会想到什么?《乱世佳人》《魂断蓝桥》《欲望号街车》《汉密尔顿夫人》是四部令我折服的作品,四类迥然不同的女性角色:斯嘉丽的倔强、自私、精明;玛拉的柔弱、痴情、纯洁;白兰芝的神经质、理想主义;艾玛的智慧、知性与优雅。在这其中,无法有与演员对号入座的角色。而那些围绕着费雯丽的绯闻,纪录片,传记,吸引力并不敌以上的任意一部作品。

可以说,不去看作品,你无法了解费雯丽;而看了作品,你更为费雯丽所倾倒却也充满疑惑。

费雯丽饰演汉密尔顿夫人

也许和费雯丽实在比赫本早了一个年代有关,赫本一生都活跃在媒体中,而费雯丽后期极少在曝光于媒体也令人们对她存有更多想象。她的社会活动不多,也告别银幕多年,事业因疾病受阻,都是流行遗忘她的理由。

费雯丽一定引发过流行,然而她不是生活中的流行大师。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依旧欣赏那些经典角色,而不再去追逐影片中的流行元素。

断蓝桥中费雯丽身着风衣曾流行

张先生既是演员与歌手也是流行偶像,在这角度上他和费雯丽、赫本都有相似之处。然而将两种角色统一于一身的他也被角色之上的不同特质互相影响着。

以至于我曾经假设:如果他将所有精力都投身于电影会不会有更多经典角色传世?不必担心,以他追求完美的性格,烂片只会越来越少。和杨德昌、侯孝贤、许鞍华等导演,和萧芳芳、张艾嘉、郑裕玲等演员的合作,和欧洲导演的艺术片片约甚至自己的导演计划是否就能成真?事实上,他的确因为时间问题推掉了不少机会。以他在娱乐圈二十六年的时间而只有六十余部作品总觉得还不够。

来自《杨德昌的电影世界》的其中一章谈论到,杨德昌从80年代就构思的电影《暗杀》将会选用张国荣做男主角,但张先生在2003年逝世。

在另一方面,你又会假设:如果他更全心于歌唱事业,那么由他为自己唱片做监制开始,他已经一步步为歌坛引进和创新流行元素,他看似随心所欲,实则是充满目的性的。比如说跨越97的表现形式是模仿借鉴之外的思考与创新,那热情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下一场演唱会又是怎样的呢?正如电影的灵魂在于导演,在于导演所给予的思想性和完整性,他也许从这受到了启发,将演唱会的灵魂紧紧攥在自己手上。

当然,歌坛的这方面看上去限制更大一些,因为推动流行的往往不是歌手本人,而是幕后团队,很少有歌手能够自己去引领什么。也因为流行总是快速消亡的,总得不断变化才行。这不像电影,不同的导演可以帮演员开发新的一面。歌手与本人的形象息息相关,改变往往冒着失去市场的风险,从此一蹶不振。但是足够有先见之明的话,改变才是避免被淘汰的最佳方法。

毕竟他所耕耘的是流行歌坛。

一首被流行乐坛所限制的三分钟歌曲能传达给人们的内容能有多少?但早就有研究证明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旋律更容易被传唱,同质化导致了留下来的佳作也很少。就像从大的分类来看,喜剧电影更适合人们口味,可喜剧电影的烂片率也高。

他留下了近似于赫本那样与个人形象结合的标签化印记。

在流行音乐上,《我》这首歌——他的歌曲中翻唱频率最高的一首,他的坦荡自白,有些人则视之为“走出来”,“烟火”那句成了替代“i am what i am”的核心歌词,也成为他的标签。

在形象方面,大概是金枝玉叶那张剧照,半掩于黑暗中的侧面和看似无表情的脸有些蒙娜丽莎般的神秘,这张照片也被用作遗像,因而早些时候搜索张先生,它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于是照片本身的神秘和一半隐藏在黑暗中和感觉又莫名地和人物悲情性格重合了。

金枝玉叶剧照

在电影方面,《霸王别姬》几乎为他定了在不了解他歌唱事业之外的路人心中的全部形象。作为国片在海外获得的荣誉使人无法忽视作为主演的张国荣,然而他在戏外的结局又意外和戏中的情形有了重合,成为他与人物性格相关的又一标签。

2014年的一份调查证明欧美的观众心中最好的中国电影仍然是《霸王别姬》。(数据来自《大电影的互动》

假设我们仍处在互联网不发达的年代,那么他所遗留下的标签基本也就是这些了。媒体一度悲情地盖棺定论又在近些年翻案大概是网络时代翻案的成本的确很低。丰富的资料被保存,如果过去的判断是错的,那么它还可以支持新的判断。

张先生的流行在于他和赫本一样的在流行界有些可提炼的不过时的特质。对于不满足这些流行特质的人来说,你又可以像对待费雯丽的电影作品那样,从不同的角色中感受魅力而从本人中抽离开来。

原本只是因为一份公关日历有些感想,但总觉得还有话可说也因此一发不可收拾。观点稚嫩,欢迎交流。

最后晒一下我构思却一直没动笔写完的内容。

今年拾起了拿笔记事的习惯,这将使我少一些迷茫。

毕竟拿笔最惯常做的,便是分析自己。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